“水落下去的地方”
一条奔涌不息的大江把横断山脉边缘的一座陡峭山峰横切成一段险峻的金沙江大峡谷,湍急的江流翻卷起巨大的漩涡,拍打出一种磅礴大气;一段几乎保持了历史原貌的史迪威公路的北延线,也就是史称“西祥公路”的一段,朝大山深处迤逦而去。 在这个地处川西、滇西交界处的地方,有一大片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民居群,这里,就是隶属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有“中国彝族第一村”之称的迤沙拉。史载,张骞在大夏(现阿富汗)发现了从巴蜀盆地传进去的蜀布和邛杖,始知有南丝绸之路。以成都为起点,分东西两条道,西道经拉鮓过金沙江,途经永仁、与东道汇于大理,再达腾冲、瑞丽,去到缅甸,转至印度及西亚各国,古称“蜀身毒道”。“蜀”指的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迤沙拉则是这条古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迤沙拉,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末,由四川大学、攀枝花市文物管理局和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组成一支民族考察队,考察了攀枝花市境内的几个彝族支系。人类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斯蒂文?郝瑞对金沙江两岸的彝族进行了人类学分析,把攀枝花地区的彝族分成诺苏、红彝、白彝、里泼、水田等五个不同的族群。迤沙拉村人就是里泼彝人,里泼的“里”是指女人,“泼”指男性,里泼意为女人勤劳智慧,男人健壮勇敢。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平息边患,率兵“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自安上(今屏山)由水路(金沙江)入越”,曾路过此地;明代“洪武开滇”,内地一些边关将士流落于此,与当地人通婚,开启了里泼彝人的历史。
被彝族同化的汉人
走进迤沙拉村,村里有518户人家,但只有毛、张、纳、起四个汉族姓氏,迤沙拉村彝族男人不穿查尔瓦(一种黑色斗篷),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堂屋里只摆神龛,不设锅庄,这里面,有一段特殊的历史渊源。 作为村落的迤沙拉,至少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初期就已形成。史载,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云南还不在其治下。当时盘踞云南的元朝残部梁王,据险峙守,不接受和平解决方案,并连续诛杀两名明朝特使。朱元璋震怒之下,遣义子沐英统大军30万从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出发,远征云南,史称“洪武开滇”。这30万明朝大军,以南京人为主体,包括江苏、江西和安徽等地的人。云南归顺后,朝廷在贵州、云南一带实施军屯,此后,又实行民屯、商屯,一部分将士就地转为居民。再往后,大明朝廷为稳定数十万戍边大军,实施了鼓励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的和亲政策,并规定,娶了哪个民族妇女为妻的士兵也随之改归该民族。 这一通婚和亲政策在彝族人聚居的迤沙拉一带,逐渐演化为上门给彝族人家当女婿(俗称“倒插门”),既改族属又改姓氏,娶了彝族女人为妻的则只改族属不改姓氏。这一习俗数百年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大量彝汉混血后裔,留下了彝族人(彝汉混血)使用汉族姓氏的奇特现象。 现在迤沙拉村的彝族人,绝大多数都是明朝戍边将士的后人,因此,他们称自己的老家在南京或者是江苏、江西一带。六百多年来,他们始终难忘故土风情,代代吟唱同一首歌谣:“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为争米汤地,充军到云南。”村子里的彝族人,其实几乎都是彝族和汉族的混血后裔。数百年来,他们仍眷恋先祖故地,倾慕秦淮文化,顽强固守和保留下来很多汉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风民俗。村里的彝族男人也绝对不穿查尔瓦,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每家每户的堂屋里,只设神龛,不置锅庄,与四川西昌和云南楚雄等地的彝族,风俗习性迥然有别。在迤沙拉村一户张姓人家堂屋一角,我们见到了供在墙上的“锅龙”,据主人介绍,“锅龙”是迤沙拉村彝族特有的“神”,可以保佑家畜兴旺,丰衣足食。除了“锅龙”,迤沙拉村彝族还信奉“猎龙”,不过,现在不允许打猎了,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人家供“猎龙”了。